参考文献

一、著作

(一)中文著作

1.卞建林主编:《刑事证据制度外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(上)》,中国检察出版社2017年版。

2.陈光中主编:《证据法学》,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。

3.陈健民:《刑事诉讼法要论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

4.陈瑞华:《刑事审判原理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。

5.戴长林、罗国良、刘静坤:《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》,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。

6.樊崇义主编:《证据法学》,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。

7.樊崇义主编:《刑事证据规则研究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
8.郭成伟主编:《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。

9.郭志媛:《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

10.何家弘主编:《新编证据法学》,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。

11.何家弘主编:《外国证据法》,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。

12.胡平仁:《中国传统诉讼艺术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。

13.康建胜:《新旧之间——〈樊山政书〉中的清末变法与省级司法》,中华书局2020年版。

14.李文玲:《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史》,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。

15.刘金友主编:《证据法学(新编)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

16.刘俊文点校:《唐律疏议·断狱》,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。

17.陆永棣:《落日残照——晚清杨乃武冤案昭雪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。

18.栾时春:《宋代证据制度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。

19.罗洪启:《清代刑事裁判司法论证研究——以刑部命案为中心的考察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。

20.罗玉珍:《民事诉讼证明制度与理论》,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。

21.钱大群:《唐律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。

22.单子洪:《论量刑事实的证明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。

23.《大清律例·刑律·断狱》,田涛、郑秦点校,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。

24.王进喜:《美国〈联邦证据规则〉(2011年重塑版)条解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。

25.王云海:《宋代司法制度》,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。

26.(清)王又槐:《办案要略》,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注译,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。

27.吴宏耀:《诉讼认识论纲——以司法裁判中的事实认定为中心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

28.徐忠明、杜金:《谁是真凶:清代命案的政治法律分析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
29.《宋刑统》,薛梅卿点校,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。

30.(清)薛允升:《唐明律合编》,怀效锋、李鸣点校,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。

31.杨鸿烈:《中国法律发达史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

32.杨晓秋:《明清刑事证据制度研究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。

33.于同志:《刑事实务十堂课》,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。

34.张军主编:《刑事证据规则的理解与适用》,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。

35.张军、姜伟、田文昌:《控辩审三人谈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
36.张明楷:《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。

37.郑文革:《推定制度研究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。

38.郑小悠:《清代的案与刑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。

39.祖伟:《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。

40.左卫民:《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:中国司法的新思考》,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。

(二)译著

1.〔德〕安塞尔姆·里特尔·冯·费尔巴哈:《德国刑法教科书》,徐久生译,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。

2.〔德〕伯恩·魏德士:《法理学》,丁晓春、吴越译,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。

3.〔德〕托马斯·达恩史戴特:《失灵的司法德国冤错案启示录》,郑惠芬译,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。

4.〔德〕托马斯·魏根特:《德国刑事程序法原理》,江溯等译,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。

5.〔荷〕菲特丽丝:《法律论证原理——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》,张其山等译,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。

6.〔美〕理查德·波斯纳:《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》,苏力译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
7.〔美〕罗斯科·庞德:《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》,沈宗灵译,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。

8.〔美〕米尔吉安·R.达马斯卡:《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》,吴宏耀、魏晓娜译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。

9.〔日〕秋山贤三:《法官因何错判》,曾玉婷译,魏磊杰校,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。

10.〔日〕田口守一:《刑事诉讼法(第5版)》,张凌、于秀峰译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。

11.〔日〕小野清一郎:《犯罪构成要件理论》,王泰译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。

12.〔英〕理查德·梅:《刑事证据》,王丽、李贵方等译,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。

二、论文

(一)期刊

1.艾明:《论犯罪标记行为与犯罪手段的区别》,载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5年第5期。

2.蔡艺生:《论情态证据的产生与认知原理》,载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5年第2期。

3.陈虎:《制度角色与制度能力:论刑事证明标准的降格适用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2018年第4期。

4.陈瑞华:《事实推定的原则与方法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2007年第21期。

5.陈瑞华:《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三个传统》,载《东方法学》2008年第1期。

6.陈瑞华:《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1年第5期。

7.陈瑞华:《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》,载《法商研究》2012年第1期。

8.陈瑞华:《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2年第6期。

9.陈瑞华:《论刑事法中的推定》,载《法学》2015年第5期。

10.陈瑞华:《行政不法事实与犯罪事实的层次性理论——兼论行政不法行为向犯罪转化的事实认定问题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2019年第1期。

11.陈银珠:《法定犯时代传统罪过理论的突破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2017年第4期。

12.褚福民:《准法律推定——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中间领域》,载《当代法学》2011年第5期。

13.褚福民:《刑事证明的两种模式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2015年第2期。

14.褚福民:《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——以刑事诉讼为例的分析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8年第4期。

15.董坤:《构成要件与诉讼证明关系论纲》,载《法律科学》2020年第1期。

16.杜邈:《从安全与自由的平衡看刑事涉密证据规则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2017年第15期。

17.樊崇义、赵培显:《论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》,载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14年第1期。

18.樊传明:《自由证明原理与技术性证据规则——英美证据法的前提性假设和两种功能解释》,载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14年第2期。

19.方文军:《供证关系与事实认定探微》,载《法律适用》2010年第12期。

20.封利强:《我国刑事证据推理模式的转型:从日常思维到精密论证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2016年第6期。

21.葛磊:《论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的基本方法——以法律思维方式为视角》,载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2年第3期。

22.顾永忠:《论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举证责任的突破、误区及理论根基》,载《甘肃社会科学》2015年第2期。

23.郝宏奎:《行为证据浅探》,载《河南警察学院学报》2013年第5期。

24.何家弘:《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2001年第10期。

25.何家弘:《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》,载《北方法学》2007年第1期。

26.贺恒扬:《故意杀人罪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审查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2007年第20期。

27.黄伯青、张杰:《技侦证据庭外核实之程序》,载《人民司法》2014年第9期。

28.黄士元:《刑事错案形成的心理原因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4年第3期。

29.简乐伟:《论量刑程序证明模式的选择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10年第4期。

30.姜登峰:《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思想基础及特点分析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13年第4期。

31.康怀宇、康玉:《刑事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方法——自由证明及其具体运用的比较法研究》,载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09年第3期。

32.李富成:《刑事证据分类新探——兼论静态证据与动态证据》,载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13年第3期。

33.李建明:《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05年第6期。

34.李龙、闫宾:《解读“规范出发型”诉讼理念——以具体个案为基点》,载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》2005年第4期。

35.李山河:《犯罪构成的性质:事实认识方法抑或规范解释模型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2020年第2期。

36.李勇:《〈监察法〉与〈刑事诉讼法〉衔接问题研究——“程序二元、证据一体”理论模型之提出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18年第5期。

37.李玉萍:《量刑事实证明初论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09年第1期。

38.刘金友:《证据的矛盾与协调一致——审查判断证据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》,载《法律适用》1997年第6期。

39.刘品新:《论大数据证据》,载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19年第1期。

40.龙宗智:《印证与自由心证——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模式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04年第2期。

41.龙宗智:《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2007年第4期。

42.龙宗智:《论贿赂犯罪证据的客观化审查机制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2017年第3期。

43.苗生明、张翠松:《职务犯罪案件监检衔接问题研究》,载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19年第3期。

44.闵春雷:《论量刑证明》,载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11年第1期。

45.闵春雷:《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新探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2010年第5期。

46.闵建雄:《命案中的行为分类及其价值初探》,载《刑事技术》2010年第1期。

47.闵建雄:《行为证据及其实践应用价值初探》,载《刑事技术》2013年第4期。

48.聂昭伟:《缺乏直接客观性证据案件的死刑适用》,载《人民司法》2014年第10期。

49.裴炜:《比例原则视域下电子侦查取证程序性规则构建》,载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17年第1期。

50.秦宗文:《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困局与破解》,载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09年第2期。

51.秦宗文:《刑事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6年第3期。

52.任克勤:《试论刑事侦察学的物质交换原理》,载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》1990年第5期。

53.施鹏鹏:《刑事裁判中的自由心证——论中国刑事证明体系的变革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2018年第4期。

54.孙谦:《援引法定刑的刑法解释——以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为例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6年第1期。

55.孙远:《论事实推定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13年第6期。

56.陶南颖:《英国刑事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新发展——以〈2003年刑事审判法〉为基点》,载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5期。

57.万春、高翼飞:《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——〈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〉新亮点》,载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17年第4期。

58.万毅:《“幽灵抗辩”之对策研究》,载《法商研究》2008年第4期。

59.王新环:《常识、经验法则与专业判断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2011年第11期。

60.王迎龙:《协商性刑事司法错误:问题、经验与应对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2020年第5期。

61.王志祥:《从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》,载《法律科学》2011年第5期。

62.魏晓娜:《冲突与融合: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本土化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2020年第5期。

63.吴洪淇:《刑事证据审查的基本制度结构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2017年第6期。

64.吴洪淇:《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》,载《当代法学》2018年第3期。

65.吴洪淇:《证据法体系化的法理阐释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9年第5期。

66.武飞:《论司法过程中的案件事实论证》,载《法学家》2019年第6期。

67.向燕:《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证明疑难问题研究——兼论我国刑事证明模式从印证到多元“求真”的制度转型》,载《法学家》2019年第4期。

68.肖中华:《犯罪构成中的要件要素及犯罪形态》,载《法学》2005年第2期。

69.谢小剑:《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》,载《现代法学》2004年第6期。

70.熊晓彪:《刑事证据标准与证明标准之异同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9年第4期。

71.徐剑锋:《非法占有目的推定应把握两项禁止性规则》,载《人民检察》2015年第24期。

72.闫召华:《口供何以中心——“罪从供定”传统及其文化解读》,载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11年第5期。

73.杨宇冠、郭旭:《“排除合理怀疑”证明标准在中国适用问题探讨》,载《法律科学》2015年第1期。

74.姚舟、沈威:《幽灵抗辩及其排解机制构建》,载《东南法学》2014年第6期。

75.喻海松:《〈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〉的理解与适用》,载《人民司法》2014年第17期。

76.张保生、满运龙、龙卫球:《美国证据法的价值基础——以〈联邦证据规则〉为例的分析》,载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6期。

77.张建伟:《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法律价值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2年第6期。

78.张明楷:《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区分》,载《清华法学》2011年第1期。

79.张心向:《刑事裁判思维中的犯罪构成论——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》,载《东方法学》2014年第6期。

80.赵廷光:《论定罪剩余的犯罪构成事实转化为量刑情节》,载《湖北警官学院学报》2005年第1期。

81.郑飞:《证据属性层次论——基于证据规则结构体系的理论反思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21年第2期。

82.郑玉:《户籍证明异议:少年司法中的“幽灵抗辩”》,载《青少年犯罪问题》2016年第1期。

83.周洪波:《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证明方法与程序》,载《法学家》2010年第5期。

84.朱孝清:《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2009年第2期。

85.朱孝清:《检察官负有客观义务的缘由》,载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15年第3期。

86.朱孝清:《司法的亲历性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2015年第4期。

87.纵博:《论认罪案件的证明模式》,载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3年第5期。

88.纵博:《刑事被告人的证明责任》,载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14年第2期。

89.祖伟、蒋景坤:《中国古代“据状断之”证据规则论析》,载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11年第4期。

90.祖伟:《中国古代证据法文化透视——以语词“供”“证”为中心》,载《辽宁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2年第4期。

91.左卫民:《“印证”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: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》,载《中国法学》2016年第1期。

(二)报纸

1.白利平、熊正:《不应忽视对到案经过的审查监督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0年11月10日,第3版。

2.陈光中:《古代诉讼证明标准:从原则到具体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8年5月29日,第3版。

3.陈国庆、王佳:《“两个基本”与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14年4月9日,第9版。

4.陈厚楠:《通信记录证据审查要点及运用方法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8年11月25日,第3版。

5.樊崇义:《从“排除合理怀疑”看实体真实相对性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3年5月3日,第3版。

6.范思力:《犯罪事实认定中经验法则的理解与适用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21年4月6日,第3版。

7.顾永忠:《“排除合理怀疑”仅是定罪证明标准内容之一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3年11月8日,第3版。

8.胡薇薇:《审查起诉:“中立”理念让错案远离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06年8月23日,第3版。

9.黄宁:《行政执法之言词证据须经转化成为刑事证据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7年6月14日,第3版。

10.李引泉:《价格认定结论书属于书证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7年3月27日,第3版。

11.李勇:《坚守印证证明模式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5年7月9日,第3版。

12.李勇:《证据能力三要件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7年5月26日,第3版。

13.潘建安:《收集再生证据有利于夯实证据链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4年4月2日,第3版。

14.唐姗姗:《20年来刑事犯罪变化背后的法治考量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20年5月27日,第4版。

15.万毅:《“隐蔽性证据”规则及其风险防范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2年6月6日,第3版。

16.万毅:《证据“三性”质证宜采分层递进调查模式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7年11月19日,第3版。

17.王翠杰:《如何引导侦查机关做好命案现场勘查工作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1年6月12日,第3版。

18.许祥刚、柯卫东:《审查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〉重在“四看”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1年1月4日,第3版。

19.杨慧亮、顾惠忠、林竹静:《重视再生证据对证实犯罪的作用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3年8月16日,第3版。

20.张理恒、申乐国、刘振:《性侵儿童案件可合理运用相似行为证据规则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5年6月24日,第3版。

21.赵慧:《利用供证关系认定事实关键在于相互印证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7年8月20日,第3版。

22.朱孝清:《“两个基本”要坚持,但要防止误读和滥用》,载《检察日报》2014年5月14日,第3版。